吾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277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第277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国土的深切感情,在于付出的血汗,有投入才有感情。投入越多感情越深,不付出资本和劳动,从来不去建设也难以建立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外敌侵入内地的时候(如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会奋起抗争并且舆论民众也会大加支持,同样是东北地区,在沙俄侵占后当时中国人却没有什么强烈反抗。

而当日本人侵略的时候中国人就反抗强烈,这就是因为内地经过中国人的大量付出和开发,同样是因为张作霖大量将山东河南等灾民引入到东北进行大量开发建设,这些来自中国内地的民众进行了大量付出,而日本人要剥夺他们的成果自然会反抗激烈。而沙俄入侵时候东北在大清禁边的政策下没有进行开发建设,自然对这块土地就不那么珍惜了。

哎…哟”

张汉卿贵为督军之子,他在北京的虎口脱险以及在奉天的种种表现在天津很多人心中是一个传奇的存在。现在,为了灾民,他亲自登台,用一首难登大雅之堂的歌曲轰开顽固的心扉。在这个时代,唱后世这样的流行歌曲还真是一个创举。虽然张汉卿的嗓音算不上金珠玉琅,但是台下众人还是感受到了耳目一新----毕竟领先了一个世纪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少帅?果然不凡!

来自关外的张汉卿能对天津灾民如此动情,还有什么可说的?各地记者凭着新闻人的良心,给张汉卿的举动予以了大肆煽情的渲染。很多灾民被张汉卿鼓动,也是感觉实在无法在政|府基本不作为的大灾中活下去,纷纷踏上北上的火车。

张汉卿也不负前言,安排的人民党“天津灾民移民关外指挥部”就在天津火车站外成立,并在多地设置了分部。灾民通过初步筛选与登记,被安排在专门的列车上。那里有奉天省部与各地分部的人民党负责同志沿京奉线陆续安置人群。

到1917年底的三个月间,共接纳了大约四十万灾民入奉。虽然人数并不算多,却极大地减轻了天津救灾的难度,张作霖与张汉卿的壮举,赢得了中外媒体一致的赞叹。

每天她喝着山歌去学堂

直唱得老大爷

放下了他的大烟袋

直唱得小伙子

更加思念他姑娘

张汉卿提出向东北移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历史的必然。

满清入关后把关外视为禁脔,不许汉人开发,即使是黄河泛滥导致灾民大量没饭吃没地种植而东北广大黑土地却空着,也不许内地民众去开发,宁愿它荒废着。而且清朝对黑龙江地方也没有长期驻军设立哨所,康熙期间还有一年巡视两次,到了后来更是几年不见得巡视一次,直接就任命一个当地土著酋长,然后让他们每年进贡多少礼物就完事了。

在18世纪后期沙俄直接占领了库页岛后,大清却一直不知道,因为当时库页岛进贡礼物很少而被乾隆免去了。当17世纪沙俄首次扩张到黑龙江流域,俄罗斯人发现在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仅仅分布着几万个的达斡尔人等少数土著。

这类似爱斯基摩人,地广人稀,分布在加拿大广大地区,很难让国际社会公认加拿大自古以来就是爱斯基摩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就比如你现在跟现代加拿大人说是爱斯基摩人奠定了加拿大的版图,其结果怎么样?地球人都知道。

清朝这种羁縻方式管理一直延续到清朝的灭亡,而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国家边疆管理可是现代模式的。到了19世纪沙俄再次扩张的时候,穆拉维约夫发现跟150年前相比,黑龙江流域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空荒着没有进行任何建设和开发,也没有清朝军队的长期驻军哨所。于是乎直接占领。

直唱得老大娘

放下针线听一段

直唱得大姑娘

眼泪汪汪啊

忘记了洗衣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